漢中會計培訓,正保會計網校的會計網課性價比很高。下面為大家分享會計實操知識。
企業所得稅沒有收入也需要報稅嗎?
企業所得稅時在有利潤的時候才報呢還是有季報和年報,沒有收入利潤還需要報嗎?
所得稅是季度預交,年度匯算清繳,多退少補.沒有利潤也要申報(零申報),按實際情況報。
發生的費用都可以做在其他應收款中,是這樣意思嗎?就是說固定資產、辦公用品那些?
是的.這樣才能把前期計入其他應收款的賬戶余額逐漸減少。
例如,購買固定資產
借:固定資產 (增值稅略)
貸:其他應收款
企業所得稅銷售收入如何確認
銷售貨物收入確認的一般規定
企業銷售商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,應確認收入的實現:
商品銷售合同已經簽訂,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;
企業對已售出的商品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,也沒有實施有效控制;
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;
已發生或將發生的銷售方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。
提供勞務收入確認的一般規定
企業在各個納稅期末,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,應采用完工進度(完工百分比)法確認提供勞務收入。
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,是指同時滿足下列條件: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;交易的完工進度能夠可靠地確定;交易中已發生和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。
企業所得稅是怎么算的?
所得稅=應納稅所得額 * 稅率(25%或20%、15%)應納稅所得額=收入總額-不征稅收入-免稅收入-各項扣除-以前年度虧損
企業所得稅是指對取得應稅所得、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境內企業或者組織,就其生產、經營的純收益、所得額和其他所得額征收的一種稅。
(一)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
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:
1.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;
2.獨立建立賬簿,編制財務會計報表;
3.獨立計算盈虧。
(二)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
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內來源于中國境內、境外的生產、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。
(三)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應納稅所得額。
應納稅所得額=年收入總額-準予扣除的項目
(四)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
1.收入總額。
(1)生產、經營收入:
(2)財產轉讓收入:
(3)利息收入:
(4)租賃收入;
(5)特許權使用費收入:
(6)股息收入:
(7)其他收入:包括固定資產盤盈收入,罰款收入,因債權人緣故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,物資及現金的溢余收入,教育費附加返還款,逾期沒收包裝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。
2、納入收入總額的其他幾項收入。
(1)企事業單位技術性收入減免稅均以主管稅務部門批準的"技術性收入免稅申請表"為依據,未經稅務機關審批的所有收入,一律按非技術性收入照章征收企業所得稅。
(2)企業在建工程發生的試運行收入,應并入收入總額予以征稅,而不能直接沖減在建工程成本。
(3)對機構(企事業單位)從事證券交易取得的收入,應計入當期損益,按規定征收企業所得稅.不允許將從事證券交易的所得置于賬外隱瞞不報。
(4)外貿企業由于實施新的外匯管理體制后因匯率并軌、匯率變動發生匯兌損益,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進行調整,按照直線法在5年內轉入應納稅所得額。
(5)納稅人享受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,以及取得的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,除國家另有文件指定專門用途的,都應并入企業所得,計算繳納所得稅。
(6)企業在基本建設、專項工程及職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業的商品、產品的,均應作為收入處理;企業對外進行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節省的材料,如按合同規定留歸企業所有,也應作為收入處理。
(7)企業取得的收入為非貨幣資產或者權益的,其收入額應參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計算或估定。
(8)企業依法清算時,其清算終了后的清算所得,應當依照稅法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
3.準予扣除的項目。
(1)成本。
(2)費用.經營費用、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。
(3)稅金。
(4)損失。
在確定納稅人的扣除項目時,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:(1)企業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扣除項目,包括各類應計未計費用、應提未提折舊等,不得轉移以后年度補扣.(2)納稅人的財務、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的,應依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,按稅收規定允許扣除的金額,準予扣除。
此外,稅法允許下列項目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標準扣除:
(1)利息支出.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,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,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;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,不高于按照金融機構同類、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金額部分,準予扣除。
(2)計稅工資.納稅人支付給職工的工資,按照計稅工資扣除。
(3)納稅人的職工工會經費、職工福利費、教育費,分別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%、14%、1.5%計算扣除。
(4)捐贈.納稅人用于公益、救濟性的捐贈,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%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.納稅人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不允許扣除。
(5)業務招待費。
(6)保險基金。
(7)保險費用.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,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用,準予扣除.保險公司給予納稅人的無賠款優待,應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。
(8)租賃費.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而發生的租賃費,可以據實扣除.融資租賃發生的租賃費不得直接扣除.承租方支付的手續費,以及安裝交付使用后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時直接扣除。
(9)準備金.納稅人按財政部的規定提取的壞賬準備金和商品削價準備金,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。
(10)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,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。
(11)轉讓各類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,允許扣除。
(12)當期發生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盤虧、毀損凈損失,準予扣除。
(13)匯兌損益,計入當期所得或在當期扣除。
(14)納稅人按規定支付給總機構的與本企業生產、經營有關的管理費,須提供總機構出具的管理費匯集范圍、定額、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,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后,準予扣除。
4.不得扣除的項目。
(1)資本性支出.即納稅人購置、建造固定資產,對外投資的支出。
(2)無形資產轉讓、開發支出。
(3)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。
(4)各項稅收的滯納金、罰金和罰款。
(5)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,損失有賠償的部分。
(6)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、救濟性捐贈,以及非公益、救濟性捐贈。
(7)各種贊助支出.是指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。
(8)貸款擔保.納稅人為其他獨立納稅人提供的,與本身應納稅收入無關的貸款擔保等,因被擔保方還不清貸款而由納稅人承擔的本息等,不得在擔保企業稅前扣除。
(9)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。
5.應納稅額的計算。
應納稅額=應納稅所得額×稅率
6.稅額扣除和虧損彌補。
(1)納稅人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,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款,準予在匯總納稅時,從其應納稅額中扣除,但是扣除額不得超過其境外所得依照我國稅法計算的應納稅額。
(2)納稅人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,如果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低于聯營企業,不退還所得稅;如果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高于聯營企業,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。
(3)虧損彌補.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,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;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,可以逐年延續彌補,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。
以上內容主要介紹的是:"企業所得稅沒有收入也需要報稅嗎?"大家都找到答案了嗎?最后小編希望大家能經常學習,學習是人類自古以來獲取知識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.是傳授和發揚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。
以上就是關于漢中會計培訓的詳細介紹,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,請繼續關注數豆子。
基礎,技能,財稅,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,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。
0元領先享卡- 會計實操培訓班的費用03-21
- 會計班需要多少錢03-21
- 零基礎可以學會計難嗎03-21
- 快速會計師培訓班03-21
- 會計師要培訓多久03-21
- 深圳會計實操培訓班03-21
- 深圳市出納培訓班03-20
- 福州會計實操培訓班03-20